把期待化为动力
每个人都期待自己的人生能够变得更美好、更安康、更富足、更和谐。但仅仅通过期待就可以实现我们心中的目标吗?今天我想从心理学角度来谈一下期待值,特别是不现实的期待可能带来的伤害。
美国作家安妮.拉莫特( Anne Lamott)曾经说过:“期待是怨恨的催化剂。”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就会看到这句话正在被不断验证。无论是对别人的期待(对伴侣、父母、朋友等),还是对自己的期待(一定要马上瘦,一定要马上美,一定要所向披靡,一定 要立刻升职等),它们大都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失望,从而使期待变为怨恨的基础。
期待和行动力、主动性,并非完全相同的概念。期待和童年时期的全能自恋有着密切联系,大多数成年人仍存在意化经历导致的“主客观意识模糊”思维。
孩童时期,由于主客观意识的模糊,人们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拥有至高无上的能力,可以尽数实现。著名的成长心理学家皮亚杰( Jean Piaget)早在研究儿童心理学时就发现,孩子们会经常分不清楚客观现实和主观意识间的不同。他们其至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因为只要他们一哭闹,就会有人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这也是大家可能听说过的婴儿的全能自恋。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这种对自己主观意识的扩大,会让孩子觉得他们的想法有着无上的能力。比如,和另一个小朋友吵架之后,对方摔倒了,那么这个孩子会觉得对方摔倒是因为自己生气了:又或者父母吵架了,孩子也会有那种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他们才吵架的想法。皮亚杰称这种“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地法为“嘴法思维”。皮亚杰认为,随着孩子的成长以及社交生活的发展,在7岁左右,孩子慢慢会减少这种“我可以掌控世界”的想法。
但事实上,很多人哪怕成年了,也依然有这种想法。
也许我们内心或多或少都住着一个小孩子,虽然现实一直在不断锤炼我们,但我们还是会期待“奇迹的诞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忍不住去期待,同时暗自渴求自己希望的一切可以如愿。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年幼时的我们,其实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改变环境,能够依靠的只有“魔法思维”。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则要明白,最终能够带来改变的,不是“我想要”,而是“我要去做”。
成年的我们,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期待,因为当我们把期待放在别人身上时,带来的问题就更多了。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研究社交期待值时发现,在社交关系中夹杂着诸多类型的期待,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期待会演变成隐形的社交规则”。
因此,明确期待,我们可以这样做。对内,我们要把期待变成目标。目标,是可以被掰碎了一步一步吃下去的。而期待是被动的,哪一个更容易实现,答案不言而喻。开放性和主动性是抵御无力感的利器,我们可以不期待“大饼”,不期待有人可以出现并且改变你的生活,因为比期待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现在你就可以转动命运的巨轮。虽然你可能无法马上找到新的方向,但是路在走时才会出现在脚下。
对外,需要我们设立内心边界,不断去向外界表达、沟通自己的意愿。只有把一些隐形的社交规则放在台面上讨论,我们才更有可能知道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好好沟通的感情,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是短暂的,毕竟我们都没有读心术。我们在时刻成长,要及时沟通,这样期待才有可能不落空。
本文作者:林旭
参考书籍:尹依依《咨询师,我为什么不快乐》
原创作品,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