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敏感期提供关键帮助
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说:“教育孩子一定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个人的性格爱好,朝一个有益的方向去引导,不能以自己的想当然强加到孩子们的头上。”
蒙特梭利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发现了:“人”的发展也存在敏感期。她通过对幼儿自然行为的细致、耐心、系统地观察后指出: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这种能力与印刻现象十分相似,蒙氏将其称为敏感期。
什么是敏感期?儿童敏感期是指儿童在连续相接短暂的时间里,会有某种强烈的自然行为。在这期间内,对某一种知识或技巧有着非常感觉。敏感期的出现使孩子对环境中的某个层面有强烈的兴趣,几乎掩盖了其它层面,并且在这期间的孩子会出现大量的、有意识性的活动。在敏感期内施教,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发展!
敏感期很短暂,并且在这特定的敏感期中,只对一种特定的知识或技能感兴趣,然后经过这个时期就会消失,不会再出现在同一个时期对相同的兴趣点有同样强烈的兴趣感。敏感期来临时,要有相应的活动来搭配或培养他们,使得这种能力真正的发展起来。
可见,敏感期,是孩子某些潜能发展的最佳时机,如果此时让他在相关领域进行多方面、多类型的尝试,就比较容易发现他的潜能,甚至影响他终生发展的方向。
下面,我就细数一下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敏感期——
5—6岁数字运算敏感期
无论对什么类型的孩子,都要给他提供足够的数字方面的训练内容。
5—8岁音乐、绘画、舞蹈敏感期
最大限度地给孩子提供这几个领域的多种尝试机会,在体验中发现孩子最有天赋的方向。不要按照家长的意愿,选择了一个项目就不加改变地让孩子学下去。
5—8岁 阅读敏感期
给孩子提供他感兴趣的绘本和桥梁书。
8—9岁 大部分孩子数学天赋显现的敏感期
给孩子提供数学思维方面的练习,让他接触更多生活中的数学。
13岁之后 抽象思维发展敏感期
和孩子讨论一些相对抽象的问题,帮助孩子发展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把观察力凝聚成洞察力。爸爸应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话题与孩子深入探讨,如家庭、爱情、战争、生死、环境等。
5—18岁 家庭关系、父母关系敏感期
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保持心理健康,建立正确的感情观、婚姻观。这时候如果夫妻感情破裂甚至离异,对孩子的伤害讲终生难以弥补。。
本文梳理:余必如
参考书目:《家庭教育指南》
原创作品,转载请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