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教师入口

正念减压

1/18/2024 10:40:19 AM    作者:管理员    393次浏览    分类:心海导航

前面几篇文章中我们提到,压力虽然不会消失,但我们是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应对的,特别是在如今的慢性应激环境中,我们要多关注压力状况,及时调节。有研究指出,正念减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正念指的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关于正念减压练习,最为著名的就是1979年麻省理学院荣誉教授卡巴金提出的正念减压法。在24年中,有超过18000名患者参与了这个正念减压项目。医学检验结果表明,在经过此项目后,参与的人群中有医学疾病症状的人减少了35%,有心理问题症状的人减少了40% (连续4年保持以上稳定状态)。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学习正念减压中一些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吧!

第一,盲眼食物静观。在正念减压的团体活动中,学习者闭上眼睛,对工作人员提供的某一种食物,比如最典型的食物葡萄干进行体感受和体验。通过手指的触感、鼻子的嗅觉、耳朵的听觉,试着感受这种食物的特性。最后放人口中,由舌头的味觉体察,感觉放人口中的食物是什么。这个方法将开启正念练习的初步体会。

第二,身体扫描。每个人可以选择躺下或坐着,让身体在最为放松自在的环境里,先从注意呼吸开始,安静身心,将注意力集中在鼻尖,留意吸气时身体因呼吸发生的变化。接者,主导正念的人员以话语引导学员把注置力放在五官、肩颈、躯干、四肢等部位,然后感受各个部位的知觉,最后留意全身有向知觉。 在这个过程中,学员如果有分心,产生杂念,都没有关系,学员也不需要责怪自己,只需将念头再拉回来即可。

第三,步行冥想对平时的走路方式,人的内心并不会有任何的体察行为。在走路的过程中导人正念,把注意力放到身体上,或者留心周遭听到或感觉到的事物的变化。

第四,观息冥想感受自己的呼吸,留意自己使用身体哪些部位呼吸。如果分心了,需要把注意力带回到呼吸上面。

第五,正念聆听在保持正念呼吸的方式下,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觉上,聆听背景声音,同时留心觉察自己内心的状态。

此外,正念并不是刻意做出吐纳观想等举动,也不压抑任何的思绪、念头或杂念,而是刻意专注于当下的内心观察,暂时不要对于内心的思绪做出评断,带着好奇心的本质,迎接每一个动作或是每一刻。正念有七个主要的要素:

初心保持好奇心,把面对每一次的事物接触,都当作是第一次面对,尝试保持新鲜的经验。

接纳:实际体察自己或是外在,对于面对事物的身心现象,接纳思绪或是环境的本来样貌。

不评断:尽可能采取不偏不倚的观察态度,对于现在不要急着做出好坏、对错的论断。

自我慈悲:接纳自己并珍惜自己,接受原原本本的模样,在当中发展出信任自己、相信自己,并且不要对于身心做自我伤害、人格批判。

平等心:对身心所有的经验,都已欢迎和温柔的方式面对,让注意力可以平均于身体的内外、自由自在的改变。

不刻意努力:当念头或思绪产生时,就让身心停留在当下的状态,不需要压抑或是逃避,在正念当中也不强求达成任何预设目标,或者希望在正念当中改变或得到什么。

顺其自然:平静地看着事物的本来面貌,接受他们的存在和发展,也顺应事物的变化或节奏,在这当中观察不断变化的过程,而身心不需要妄加施予压力。

 

 

   参考书目:《正念的奇迹》

   本文作者:黄苑真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