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谈情说爱”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心中的情愫不免围绕着“爱情”而动。家长们也因此焦灼不安,生怕孩子们为“爱”迷失。因而,在这个特别的时期,走进孩子的内心,和孩子谈”爱情“成了一项家长必修课。为孩子上好这节爱情课,家长们可以做哪些准备呢。
理解孩子眼中的爱情。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间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一直到上大学,孩子由于发展限制,他们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生理上都和成年人有着差别。要去和他们聊“爱情”,了解他们所谓的“爱情”是家长们重要的备课内容。孩子们对于爱情带着许多滤镜,这些滤镜来自生活、来自文学作品、来自影视媒体。同时,这些滤镜具有严重的个体差异,孩子整个生活阅历决定了滤镜的市什么样。因而,想要知道孩子眼中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和孩子聊一聊才是正解。开始聊之前,也许家长更需要做的是自我心理建设“要如何接住孩子的爱情观”。这其实是倒掉家长自己的“杯中水”,准备好,先不带评判的倾听,为双方的沟通打开桥梁而不是带来阻碍。
澄清你眼中的爱情。我们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孩子青春期去谈“爱情”。究根到底,是因为我们深爱着这个孩子,我们盼着他好。因而,就不能好心办坏事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成年人对“爱情”也有着独自的理解,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好的爱情众说纷纭。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和孩子需要传递的是对待爱情的态度。爱情的美好应该被充分看见但也不应该被过分美化。家长个人的爱情阅历,对于孩子来说是最直观的教科书。通过沟通,把我们理解中的爱情澄清给孩子,孩子就可以感受到爱而并非说教。教会孩子“爱自己是爱别人的前提”,在这范畴中告诉孩子自我成长的必要性、保护自己的必要性、学会拒绝的必要性。不少家长忧心愁愁,担心早恋毁了孩子的学业,实际上少有人因为爱情毁了工作吧。因而,这背后其实还是对爱情的态度,爱情是生活中重要的部分,拒绝早恋不如告诉孩子孰轻孰重的学会等待和平衡才是人生的真谛。
家长在做足准备时,常在纠结我要在什么时候开口,怎么开口。谈“爱情”的时机,藏匿在每一处生活中的小事。当孩子哼着各种情爱小曲时、当某部热议的都市情感剧上映时、当孩子说谁喜欢谁时。也许重点不是告诉孩子什么是爱情,而是告诉孩子,爱情中的尊重平等观、鼓励和探索自我、寻找自我更广阔的天空,爱情的美好在于个体自我在与他人交互中的相伴和成长。青春期的萌动是每个孩子经历青春期的必修课,做开明的父母,和孩子聊聊“爱情”,助力孩子度过美好的青春懵懂时期。
本文作者:高艳梅
原创作品,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