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教师入口

管理消极情绪“五步走”

7/24/2023 9:37:16 PM    作者:管理员    521次浏览    分类:心海导航

作为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可能经常面对各种各样让人焦虑、抓狂、气愤的情境。这时,一些父母就会选择的方式来处理孩子的情绪。然而,这样只会让孩子的不良情绪积聚或隐藏起来。一旦有引燃事件,坏情绪就会再次爆发。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孩子因为一点儿小事哭闹不已,我们耐着性子劝说、引导,就是没效果。眼看到了要睡觉的时间,孩子却毫无睡意,这时很多父母就会忍不住发火,对孩子又吼又叫。因为惧怕父母的吼叫,孩子可能停止哭泣,但他内心的消极情绪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一旦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就可能仍然用同样的方式来发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同时正确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呢?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个五步走法则。

第一步:注意自己的心跳注意自己的心跳,它是衡量情绪的一个重要尺度。一旦你感觉自己心跳加速,想要发怒,就说明情绪要爆发了。这时深呼吸是一个很有效的缓解方式。深呼吸几次之后,心率就会慢慢下降,焦躁、愤怒的情绪也会慢慢平息。当情绪冷静之后,再去安抚和处理孩子的情绪,就会更加冷静和理性。

第二步:认知察觉,采用自言自语的对话系统。当情绪暂时平稳,我们就可以对情绪进行深入的认知和察觉,通过自言自语的对话系统分散压力。比如问自己我怎么了”“我出现了什么情绪接着,再察觉引发情绪的事件,同样是问自己是什么事让我产生了情绪”“我为什么会愤怒,想要发火实际上,当你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这些负面情绪后,你的情绪可能已经缓解了大半

第三步:全然接纳自己和孩子的情绪。无论是我们还是孩子,出现消极、负面的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不理解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完全让自已和孩子被坏情绪控制,这是很危险的。所以,面对孩子一些令人抓狂的行为,不妨全然接纳自己和孩子当下的状态和情绪,因为这些本来就是人的正常情绪反应。

第四步:反驳不合理认知。情绪ABC理论认为,引发情绪困恼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不合理认知,例如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以偏概全等。要避免不合理的认知,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会反驳。通过这种对不合理认知的反驳,我们的情绪就会平静下来,从而避免与孩子因为某件事发生争吵,加重彼此的消极情绪。

第五步:选择积极的行动。通过上一步的自我反驳,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一些错误行为可能引发的后果,然后相对冷静、客观地面对当下处境,再去寻找积极、正面、有益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可以这样想:“孩做事拖拉是不对的,但除了故意磨蹭、拖拉外,有没有可能是因在课堂上没听懂,遇到了不会做的题目呢?”这时我们再去与孩子沟通,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如果有,那么就找到了孩子拖拉的根源;如果没有,那么孩子可能有些习惯性地拖延,这时再询问他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当你不带着情绪与孩子沟通,孩子的情绪也会得到一定缓解,且更愿意打开心扉,说出内心的想法。

 

本文作者:余必如

参考书目:《孩子的品格》

原创作品,转载请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