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
如果要问父母们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最不喜欢或最不想看到孩子出现什么情况?很多父母大概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某一次孩子在商场里或者路边或者别人高高兴兴的生日宴会上,无理取闹的画面。是的,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尤其是公共场所,父母们真的很难心平气和面对,甚至造成更多的亲子冲突。
在《倾听孩子》这本书中,作者认为,父母首先要正视一个事实:我们处理事情时,往往受一种广为接受的观点所左右: 孩子有了麻烦是件“坏事”。我们会通过尽力劝说或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重新成为“好孩子”,因为我们不愿意自己是“坏”孩子的“坏”父母。这是这样的原因,所以我们难以接受孩子发脾气。正如书中所言,我们大多数人,经常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判断自己为人父母的能力。当孩子显得愉快、听话、可爱、又有礼貌时,我们就为自己、也为孩子感到自豪;当孩子情绪低落、不讲道理时,我们或是责备自己,或是抱怨孩子。其实,虽然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孩子发脾气的情景令人很不愉快。但是如果你能注意到发脾气是如何极大地帮助了孩子,你就会转而去认可它、赞许它。 事实上,大多数父母从来没有机会观察,发脾气如何使孩子们恢复了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因为当孩子流露出自己的情绪时,周围的人都会对孩子们发火或吓唬他们。尽管每一个健康的孩子都曾一再地尝试用发脾气来驱除沮丧的感觉,我们却一直认为孩子不该发脾气。其实发脾气是感到沮丧的孩子摆脱不良情绪的途径。如果我们允许一个孩子经历发脾气的全过程,他就能从阻碍他学习的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例如,一个孩子为自己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感到灰心丧气,也不肯接受别人的帮助。发过脾气之后,他有可能接受自己能力有限的事实,变得兴致勃勃了。因此,作者建议,父母们不必勉为其难地强迫孩子们变“好”,而是尝试另一种方法: 倾听孩子的情绪宣泄。孩子有烦恼只表明他需要被倾听,并不意味着父母的失败。孩子的情绪发泄是一种自然的康复过程,能使他们恢复原有的爱心及随和、好学的天性。
那么,是不是父母做到了耐心倾听,孩子就会变得遇事冷静、理智了呢?作者认为,并不是。不要指望你的耐心倾听会造成一个完美的有礼貌的孩子,孩子们不会挑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脾气。幼小的孩子只要有需要就会发脾气,刚出生的宝宝通过啼哭来提醒父母们要满足自己的需求。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遇到挫败和沮丧,甚至他人一句两句的不好评价,都有可能发脾气。青春期的孩子,更是行走的“火药桶”,一言不合就爆发。那么,父母的耐心倾听,又能发挥什么作用呢?作用是很大的。只要父母们能坚持耐心倾听,孩子慢慢长大,在进入青春期时他们就不容易因受挫折而信心崩溃。 因为在儿童时期他们已得益于宣泄,从中增强了自己的韧性和自信心。因为父母的耐心倾听,消除了紧张情绪的孩子经常能够与人愉快地相处。烦躁时他得到倾听,他就学会了设身处地地同情他人,因为父母正是这样对待他的。运用倾听的办法,父母们可以期望,孩子将逐渐增长应付重要挑战的能力。 他遇到困难仍会坚持学习,面对不合理的事物,他会维护自己的正直。与严格的循规蹈矩相比,以上那些品质会使他更成功地接受人生的挑战。
父母们,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耐心倾听吧!
参考书目:摘自《倾听孩子》
本文作者:黄苑真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