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风格与学习
最近,在课后服务的班级里我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有几个孩子做题时一直有声音传出来。一开始我以为他们在讲悄悄话,走近仔细一听才发现这些声音是读题的声音。后来我了解到这几个孩子平时做题时就有这样的习惯。于是我也好奇地问这些孩子:“老师观察到大家做题时都是安静地读题,你们为什么会想读出声音呢?”这的孩子说到:“感觉读出来能比较快的理解题目的意思,做题就比较快”。这个回答让我想到了,他会不会属于“听觉学习者”呢?
我对于“听觉学习者”的了解是来自于《点燃孩子的动力:关于儿童学习兴趣的真相》这本书。书中提到教育心理学家尼尔·弗莱明设计的VAKR量表将学习风格分为四种:视觉学习者、听觉学习者、阅读和写作学习者以及动觉学习者。
这四种学习风格的特点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视觉学习者:更倾向于直观的看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学习,对于没有文字或图片辅助而只用听接受的信息比较难记住。例如课上如果没有相应的板书或者多媒体展示,只听老师说孩子可能就不能很快的理解。
听觉学习者:倾向于从听到的信息里进行学习。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孩子,他在读出题目的内容时,事实上耳朵也听到了这道题的信息,这也就能帮助他更好地理解题目。但是这类型的人可能在看文字时就没有那么的顺畅,理解得也没有那么好。
阅读和写作学习者:更喜欢通过书写、笔记等形式来显示信息,在完成某项任务之前会先阅读相关的内容,以帮助任务的完成。
动觉学习者:倾向于通过触摸和操作来学习。比如学习广播体操,有的孩子只听体育老师讲解动作或看老师示范都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记住动作,只有跟着一起做才能记住。但有的孩子听着老师的讲解就能掌握这些动作。但这类型的人可能在听觉和视觉方面的信息渠道会弱一些。
有的孩子可能不管是看文字还是听声音或者是亲身体验、记录都能较好的学习。而有的孩子可能用某种方式较容易获取信息,而其他方式则相反,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帮助他们去利用自己的学习风格更好地进行学习。
比如,视觉学习者,可以多让他们看看绘本、图画书,或者看视频学习;听觉学习者,就可以让他们大声朗读,或者把需要记忆的内容用录音录下来;可以让阅读和写作学习者多去写和记录,这都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动觉学习者则需要亲身去体验和感受。例如,有的孩子在学习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时常常把单位之间的进率搞错,或者不能很好的说出生活中的材料的单位。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带孩子亲身去体验1米有多长,一千米有多长。可以带孩子去超市,体验50g有多重,500g有多重。这种亲身的体验更有助于他们的理解。
学习风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学习方式的思考,真正好的学习方式还得是适合孩子的。
本文作者:郭晓莹
参考书目:《点燃孩子的动力:关于儿童学习兴趣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