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工作室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教师入口

尊重儿童,要“走近”更要“走进”

12/7/2021 2:34:36 PM    作者:管理员    601次浏览    分类:心海导航

     “走近儿童是做好父母的必须,走进儿童意味着看见孩子的内心世界,教育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掌握爱的方法和艺术。今天为您分享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儿童。

如果说走近儿童是父母的自然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那么走进儿童则是做好父母的必须,是需要不断学习方能提高的本领。走进儿童,意味着父母开始承认孩子的独立身份,看见孩子的内在世界,敬畏孩子的生命存在等等,意味着父母自觉地从养者走向育者。走进儿童的关键在于父母开始意识到,教育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爱的方法和艺术,需要把成长的责任从孩子转移到自身。分享以下一些观点和做法与家长朋友们共勉:

      01走进儿童,要承认孩子的独立身份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应明确一个基本的常识——从儿童开始,人便有了独立的知、情、意、行,有了独立的人格特质,也应享受作为儿童的各项权利。尽管儿童的心智模式尚未成熟,但这就是儿童之为儿童的生活方式和权利,是不容侵犯和剥夺的。我们既要看到儿童是未来的主人,更要看到儿童是当下的个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童年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缺失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承认童年,承认儿童,把童年还给儿童,才能真正地给未来带来希望。如果父母不承认孩子的独立身份,不把儿童看做平等的人,就难以真正倾听、了解孩子,所谓的尊重儿童就可能沦为空谈。

       02走进儿童,要看见孩子的内在世界

      儿童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儿童有自己的一套认知系统,他们有自己在乎的价值观念,有着自己喜欢的做事方法,有着自己独特的情绪情感等等,一句话,儿童和我们有着不同的内在世界。走进儿童就必须承认、看见孩子的内在世界,承认是前提,看见是能力。承认孩子的内在世界就是认可孩子自有他自己的小心思、小文化、小情绪等,就是理解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其必然的逻辑”“道理。如果父母能自觉地站在孩子的世界去看待孩子的言行,看见的就是可爱的、特别的,需要助力的孩子;如果父母一味地站在成年人的原则”“立场去评判孩子的言行,看见的往往是心烦的、恼怒的、无望的问题孩子

看见孩子的内在世界,首要的就是父母的站位问题,就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接受他们的动机,理解他们的认知。当父母认可和接受孩子的内在文化,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接纳和肯定,当然也就更愿意去接受父母的道理,接受父母的监督、引导和帮助。当父母懂得在孩子行为的源头——孩子的认知系统上使力和影响,家庭教育才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03走进儿童,要敬畏孩子的生命存在

      生命是自然的奇迹,儿童的生命更是如此。敬畏生命,必须从敬畏儿童开始,走进儿童,也要从敬畏孩子的生命存在开始。

当我们以敬畏的心态走进儿童,走进是有边界的。我们既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也要欣赏孩子的天真烂漫,更要宽容孩子的莫名其妙

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我们俯下倾听;孩子的纯洁品质,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孩子的无理取闹,需要我们耐心宽容;孩子的点滴进步,需要我们倍加鼓励。以敬畏之心,做尊重之行。只有敬畏孩子的生命存在,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无限相信孩子的潜能,引导和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走进不是干涉,更不是控制,走进是理解,是懂得,走进是真正的尊重,走进也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在走近基础上的走进,是亲子关系从情感关爱走向理性交往的过程,是智慧父母的不断成长过程;在走进基础上的走近,是恰到好处的陪伴和教育,是构建幸福完整亲子关系的有效途径。

来源: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