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学习:疫情下如何帮助孩子个性化学习
情境
小明同学去年中考如愿考上了离家最近的某重点高中读书,非常开心。然而,进入高中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高中的学习感到越来越吃力。高一年级是高中的起始年级,需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九门文化课程,学习节奏比初中快了许多,加上知识点多、课堂容量大、作业难度高尤其是理科,更是如此。看到一学期下来与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小明和父母都很着急,一心想着,等放了寒假,到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参加一对一的辅导,把基础补上去。谁知,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先的补课计划,看到课补不成了,一家人非常焦虑……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呢?
分析
帮助孩子理解学习的本质,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学会学习;引导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如关爱生命、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和国家,学会担当,使之成人成才。
建议
针对孩子的问题,我们要帮助分析原因,不但要进行精准的专业指导,而且要进行适当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既能学会学习,又能学会关爱他人。 一、寻症把脉,找准症结 父母老师要跟小明进行交流,了解小明的学习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动机因素、智力因素、方法因素,还是环境因素?经了解,发现小明是个很要强的孩子,智力也不错,但学习上一直很被动,性格内向,做事又慢,碰到不懂的知识和问题从不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导致问题越积越多,从而感到学习越来越吃力。 二、有效疏导,拟定良方 因为疫情,所有学校包括校外培训机构不能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中教学活动或返校活动,这一行政层面的规定,给了小明一个很好的开展个性化、定制化学习的机会。朱永新教授在《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一书中指出,从人的成长方面分析,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和智慧 结构基本上是依靠自己来建构的,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孩子是无法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智慧结构的。因此,必须把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上述目标。所以,小明应该利用好假期的时间,在父母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找准学习方法、确定学习节奏,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学习计划跟学习节奏的关联性很大,可以进行实时调整。下面重点讨论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1.选择适切的学习资源
因为此次疫情,教育行政部门发布了“停课不停学”的相关通知,各大社会教育机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有大多数学校纷纷推出了线上课程。如何帮助孩子在这些名目繁多、眼花缭乱的线上学习资源中,找到最适合他们的课程呢?父母老师需要熟悉、研究各种线上学习资源,并清楚孩子存在的问题,才能帮助孩子精准选出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比如,小明同学在南京读书,南京市“金陵微校”的寒假“特别定制课程”,是由南京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该市各学科的名师,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进度和不同学段的学习要求录制而成的系列微课,每天分时段在官方平台上播出,还有循环播放和暂停的功能,这套课程是南京学生在家学习首选的线上学习资源。另外,学校在假期里组织了学科骨干教师分批录制适合本校校情、学情乃至班情的寒假“私人定制课程”,以资源包的形式发布到各班级的学习平台上,供学生自主选学习,这是该校学生最佳的学习资源。
2.找准有效的学习方法
知识是无限的,孩子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帮助他们弥补薄弱之处,提高学习效益呢?让孩子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是关键。首先,要指导孩子学会聚焦问题。聚焦问题后,找寻资料。怎么聚焦问题呢?需要将自己做过的练习和试卷拿出来,观察思考哪些 知识点是难点和薄弱点,比如,发现氧化还原反应这个知识点,几乎每次都丢分。好,问题聚焦了。那么,“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等,这样的文档、视频、网课就是适合的。其他学科的问题,方法类似。其次,要指导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利用资料,再聚焦问题。孩子在阅读了相关文档,观看了相关视频之后,需要想一想,问题解决了吗?自己学会了什么?如果还有问题(这非常正常),说明这些问题已经非常个性化了,难以在网络中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案,不要犹豫,打电话给自己的老师吧!再次,要指导孩子学会有效输出。学习不仅要输入,还要输出。疫情期间,主要的输出方法,就是自己当小老师讲给父母听。如果讲到一半觉得对方很可能听不懂了,或者自己讲不下去了,那就继续去查资料,然后接着完善自己的讲解。另外,主动做一些相关的练习和测试题,然后自我批改、自我订正,反思后再巩固,也是很好的输出方法。最后,要指导孩子学会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无论是聚焦问题、解决问题还是有效输出,老师和学生往往是针对一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的。这种学习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知识太碎片化了,孩子对掌握的知识不能综合运用,碰到陌生的情景和问题,不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使之形成一张知识网,使知识结构化,然后再用这张网上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真正掌握了学习方法。
3.健全人格,成就人生
孩子学会了学习方法,数学、物理或化学解题能力提升了,我们就尽责了吗?远远没有。学科成绩的提升只是学习的副产品,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是学生作为人的成长,作为一个幸福、完整、健全的人的成长,我们要帮助孩子成为具备自我管理能力的健康、健全人格的学习者。我们不能只知道指导学生学习,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生命等方面的教育。在疫情面前,究竟如何对待生命?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机器,没有尊重生命的意识和对家人、社会的责任担当,那将是教育的可悲!2016年年底,国家就出台了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系列文件。三年多来,有面对陌生情境或复杂问题所必需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吗?有面对灾难的勇气和担当吗?这次疫情,既是对中学生的考验,也是促使他们成长成熟的一次经历。我们要帮助孩子客观科学 地认识疫情,正确理性地对待疫情,通过官方渠道密切关注权威疫情信息,提高信息筛选、鉴别能力,消除恐慌,坚定信心,做到不懈怠、不信谣、不传谣。此外,孩子要认真学习疫情防控的专业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学会主动关心师长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坚持 学习、锻炼相结合,增强体质体魄,提高免疫力;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鼓励学生多参与家务劳动,保持乐观的心态。
转自《面对疫情 教育何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个别文字做了修改